食品安全檢測儀,如同食品質檢線上的”哨兵”,其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直接關系著每一份食品的安全信譽。數據顯示,缺乏規范維護的儀器可能導致檢測結果偏差率高達30%以上,不僅威脅公眾健康,更讓企業面臨巨大的召回與賠償風險。
那么,如何讓這些精密儀器始終保持最佳狀態?掌握科學的維護與保養方法是關鍵。本文將為您詳細拆解各類食品安全檢測儀的保養黃金法則。
一、核心使命:為何維護與保養如此重要?
保障檢測精度: 儀器內部光路污染、傳感器老化、試劑失活等問題會直接干擾檢測結果,導致假陰性或假陽性,造成誤判。定期維護是保證數據準確性的基石。
延長儀器壽命: 合理的清潔、保養能顯著減少核心部件的磨損和腐蝕,降低故障率,延長設備使用壽命2-3年,節省企業更新成本。
確保持續穩定: 避免因儀器突發故障導致生產線停工或檢測任務延誤,保障日常工作的順暢進行。
降低運行成本: 預防性維護的成本遠低于設備大修或更換的支出,同時能減少因檢測失誤帶來的潛在損失。
符合法規要求: 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食品安全法規(如ISO/IEC 17025)都明確要求對檢測設備進行定期維護、校準和性能驗證并記錄。
二、實戰指南:分門別類的維護保養方法
(一)通用基本維護(適用于大多數檢測儀器)
日常維護(每次使用后):
比色皿/比色池: 立即倒空殘留樣品,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徹底沖洗數次。必要時用棉簽蘸取少量純凈水或指定清潔液(如70%異丙醇) 輕輕擦拭內壁,避免刮傷光學表面。最后用鏡頭紙或無屑軟布擦干。
探頭類(如pH計、電導率儀): 使用后立即用純凈水沖洗干凈,并用專用保存液或濕潤的海綿帽保護敏感膜頭,防止干燥。
清潔外表面: 使用柔軟的微濕布(切勿直接噴灑液體)擦拭儀器外殼、屏幕和按鍵。頑固污漬可用中性清潔劑(嚴重依據說明書)輕輕擦拭,禁用強腐蝕性溶劑(如丙酮、濃酸濃堿)。
清潔樣品倉/比色皿/探頭:
檢查并清理進樣口/進樣針: 防止樣品殘留結晶或堵塞。按照說明書建議方法進行沖洗。
恢復待機狀態: 按照操作手冊正確關閉儀器或使其進入休眠/待機模式。
每周維護:
深度清潔樣品倉: 針對易殘留的倉室進行更徹底的清潔,可使用儀器推薦的清潔棉簽和清潔劑。
檢查耗材: 查看打印紙(如有)、備用比色皿、清潔工具、常用試劑和校準物是否充足并在有效期內。
清理儀器周圍環境: 保持儀器臺面整潔,無雜物、灰塵和液體。
每月/定期維護(根據使用頻率和說明書):
校準: 嚴格按照儀器操作手冊和實驗室質量管理要求,使用經檢定合格的標準物質(如標準緩沖液、標準砝碼、標準色卡等)對儀器進行定期校準。這是保證準確度的最關鍵步驟!
質控樣測試: 使用已知濃度的質控樣進行測試,驗證儀器在兩次校準間的性能是否穩定可靠。
校準與驗證:
內部清潔(如有權限且需): 對于允許用戶操作的內部部件(如某些儀器的風扇濾網、光學窗口),按照說明進行斷電清潔,清除積塵。
檢查連接線纜: 查看電源線、數據線等是否有破損。
檢查電池(便攜式): 確保電量充足或進行必要的充放電維護。
(二)常見類型檢測儀的針對性保養要點
快速檢測儀(如ATP熒光檢測儀、農殘速測儀、瘦肉精快檢卡讀數儀):
探頭/拭子接口: 特別注意使用后清潔接口,避免殘留的熒光物質或生物樣本污染影響下次檢測。清潔方法需嚴格按說明書(常需專用清潔棉簽)。
光學窗口: 保持讀卡區域或光學窗口絕對清潔無痕,液體殘留或指紋都可能影響光信號讀取。用專用鏡頭紙或軟布蘸取少量鏡頭清潔液(或70%異丙醇)輕輕擦拭。
重點:
注意事項: 快檢卡/拭子必須在有效期內、按存儲條件保存(如避光、冷藏)。過期或變質耗材會導致結果完全不可信。
分光光度計/酶標儀(用于檢測添加劑、營養成分、抗生素殘留等):
光學系統: 嚴禁用手觸摸透鏡、光柵等核心光學元件。定期(如每季度或半年)請專業人員檢查光路并進行專業清潔校準。
比色皿: 配對使用,每次實驗前后徹底清潔并檢查是否有劃痕、裂紋或污染。專用比色皿(如石英皿、塑料皿)不可混用。
重點:
注意事項: 注意透光面方向一致,避免指紋污染透光面。更換光源(如紫外燈、鹵鎢燈)需由專業人員操作。
色譜類儀器(如HPLC高效液相色譜、GC氣相色譜):
流動相/載氣系統:
進樣系統: **保持自動進樣器針和針座清潔
使用高純度溶劑和氣體。
每日使用后充分清洗泵、進樣器和色譜柱,防止鹽分或強保留物質析出堵塞管路或污染色譜柱。嚴格遵循色譜柱說明書中的清洗和保存程序。
重點: